学院简介
化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,是潍坊职业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,学院秉持“科学的精神、绿色的情怀”,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、打造绿色化工为宗旨,走工学结合、产教融合之路,坚持卓越、创新、和谐、实干的学院文化,凭借区域优势和雄厚师资,已成为山东省化工技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。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15人,全日制博士12人、硕士26人,双师素质教师37人,开设应用化工技术、分析检验技术、海洋化工技术、化妆品技术、化妆品技术(与韩国建阳大学合作)五个专业。学院建成高水平的实验实训中心,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,拥有实训室(车间)42个,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,拥有国家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,环渤海绿色化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,2个潍坊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2个校企共建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、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。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技术技能提升、创新创业实践、工匠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典型成果
国家骨干专业---应用化工技术专业
国家骨干专业---分析检验技术专业
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
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---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
国家创新协同中心---环渤海绿色化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
国家双师培养基地---化工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
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---第二批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学生实习示范基地
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
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: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(联盟)培育单位--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部高校学生司:第一期共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(潍坊职业学院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向人才培训项目;潍坊职业学院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业实习基地项目;潍坊职业学院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实习基地项目)
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---化学实验技术赛项
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---化工生产技术赛项
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---化工设备维修赛项
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--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
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--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
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---于淑兰教授
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---马天芳教授
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---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
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---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
山东省教学名师---赵佃英教授
山东省名师工作室---于淑兰名师工作室
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,铜奖2项
山东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,银奖6项,铜奖15项
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金奖2项
首批潍坊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
专业特色及职业发展
1.应用化工技术专业
专业特色:国家骨干专业,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,山东省特色专业,山东省首批“3+2"贯通培养本科试点专业,山东省首批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,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试点专业。“金平果”高职专业排行榜位列全国第7名。开设《基础化学》《化工识图与绘图》《化工单元操作》《典型产品工艺运行》《安全防护及管理》《化工产品分析检测》等课程。
职业发展:主要面向石油、化工、食品、药品、冶金、环保等企事业单位,从事生产操作、质量控制、销售及管理等工作。主要就业单位有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、山东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、海科化工有限公司、山东博苑医药化学有限公司、山东方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、鲁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。

2.分析检验技术专业
专业特色:国家骨干专业,山东省首批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,山东省首批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,牵头开发山东省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,“金平果”高职专业排行榜位列全国第3名。开设《基础化学》《化学分析技术》《仪器分析技术》《环境监测与分析》《食品分析》《实验室组织与管理》等课程。
职业发展: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,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,素有工农业生产的“眼睛”和科学研究的“参谋”之称。行业覆盖面宽,应用领域广,主要面向化工、石油、食品、轻工、制药、农药、环保、商检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,从事分析检验、质量控制、质量安全检验与管理等工作。主要就业单位有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、山东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博苑医药化学有限公司、山东方信环境监测有限公司、潍坊方正理化检测有限公司、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天元盈康检测有限公司。

3.海洋化工技术专业
专业特色: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,山东省首批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,“金平果”高职专业排行榜位列全国第2名。开设《化工单元操作》《海洋化工生产技术》《海洋化工产品分析检测》《海洋腐蚀与防护》《海水淡化技术》《海藻化学与工艺》等课程。
职业发展:本专业是适应海洋化工、海洋生物与医药、海洋防腐、海洋装备、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设立的热门专业,就业前景好。主要面向海洋生物化工、海水淡化、海洋防腐、盐化工、海洋装备等企事业单位生产操作、生产管理、技术管理等岗位。主要就业单位有山东海化集团、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、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、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、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、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、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、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、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
4.化妆品技术专业
专业特色: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,山东首批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,山东省首批开设专业。本专业与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、山东省福瑞达等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毕业生就业前景好,工资水平高。开设《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》《化妆品安全与有效评价》《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》《化妆品电子商务》《化妆品市场营销》《美容技术》《化妆技术》等课程。
职业发展: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化妆品生产、化妆品检验、化妆品原料和相关服务等企事业单位,从事化妆品研发、检验、生产、营销、质量控制、美容顾问、品牌策划等工作。主要就业单位有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、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润莎奈尔化妆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、济南悦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、山东焦点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彩娜菲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潍坊纳澳化妆品有限公司、莎蔓莉莎集团及山东和广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成员单位。

5.化妆品技术专业(与韩国建阳大学合作)
专业特色:潍坊职业学院与韩国建阳大学合作举办,项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引进韩国建阳大学课程、教材和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,双方教师共同任教,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。开设《化妆品化学基础》《化妆品原料》《美容技术》《皮肤美容学》《美容学概论》《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》《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》《香精香料应用技术》《化妆品管理与法规》《化妆品电子商务》《化妆品专业英语》《全球设计内容》《全球医疗头皮护理学》《临床淋巴学》《医学皮肤护理学》《全球美容潮流分析》《皮肤机能学(整容学概论)》《功能性化妆品》《化妆品营销》《国际美容整形后期护理学》等课程。
职业发展: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国内外化妆品生产、营销、皮肤护理、化妆美容等工作,主要就业单位有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、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润莎奈尔化妆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、济南悦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、山东焦点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彩娜菲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潍坊纳澳化妆品有限公司、莎蔓莉莎集团及山东和广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成员单位,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进入韩国高校进行本、硕、博学习深造。

师资力量
化学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拥有高级职称教授5人,副教授15人,全日制博士12人、硕士26人,双师素质教师37人。聘请泰山学者傅荣强为专业群领军人物,引进国邦药业李琦斌为技能大师,聘任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刘兆明等产业教授和兼职教授22人助力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。学院拥有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教学团队,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,山东省名师工作室,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16项,市级以上奖励成果40余项,发表论文200余篇,中国石油化工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,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1人,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,3名教师荣获学校“教学名师”荣誉称号,3名教师获学校“技能名师”荣誉称号,2名教师赴德国进修培训,8名教师赴台湾地区进修培训,2名教师赴韩国进修培训,95%以上的教师获得国内培训学习机会。目前,已经形成老、中、青三级教学梯队,师资配备较为合理,是一支蓬勃发展积极进取的教学团队。
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:

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:

海洋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:

化妆品技术专业教学团队:

名师引领

赵佃英,女,教授,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。198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,2008-2009山东大学访问学者,承担《无机化学》《分析化学》等课程的教学。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、潍坊市技术能手、潍坊市教学能手、学院师德标兵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,多次荣获优质授课教师等荣誉称号。负责山东省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;主持了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山东省精品课程、学院工业分析技术专业联合精品课程的建设;参与山东省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次、二等奖2次、三等奖4次,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三等奖。主持和参与省、市教科研课题14项;在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》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》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,SCI收录2篇;出版教材著作6本。8项科研成果在省科研成果、市科技进步等奖项评选中获二、三等奖;8项教研成果在省、市、院等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于淑兰,女,教授,中国石油化工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、山东省名师工作室负责人;潍坊市“巾帼建功”岗位明星;潍坊职业学院教学名师;潍坊职业学院师德标兵、优质授课教师、优秀教师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。主持《化工生产安全防护及管理》、《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运行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;主持建设国家在线开放课程《化工安全技术》和国家开放大学《典型化工工艺》;主持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,主持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;连续四次获“全国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”优秀指导教师;连续两届获“山东省化工生产过程设计大赛”优秀指导教师;山东省“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”铜奖指导老师;第八届潍坊市青年创业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。主、参研省、市、院级课题12项,主编《化工安全与环保》《实验室组织与管理》国家规划教材;发表教科研核心期刊论文16篇(SCI 6篇)。

杨艳玲,女,副教授,学院教学名师, 2006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工艺专业,获工学硕士学位,硕士研究生学历,同年7月进入潍坊职业学院任教至今,现为化工创研室主任。工作期间,获得化工HAZOP分析考评员、化工总控工高级技师、化学检验工国家级裁判员、内审员等资格,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师、优秀共产党员、工会先进个人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。2011年5月被山东省选派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,在北京科技大学访学1年。先后承担了《反应器选型与操作》《化工单元操作》《仪器分析》《化工基础》《物理化学》《无机及分析化学》《化工综合实训》等课程的授课任务。指导了多届毕业班学生撰写毕业论文;多次参与了化工HAZOP分析证书、化学检验员、化工总控工等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。主持或参与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、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队员选拔、指导工作,并在大赛中执裁。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,获山东省互联网+大赛银奖1项、铜奖1项,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。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1门,主持中国石化教研课题1项、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改课题1项,参与省教改课题3项,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、省职业教育学会课题1项、院级教科研课题6项;参与横向课题研究3项。主持教学成果获全国石化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主持科研成果获院级一等奖1项,参与科研成果获省级三等奖1项、市级三等奖1项,参与授权发明专利1项。先后发表论文16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。主持特色教材1本,参与出版教材3本。
精彩课堂
学院坚持“学岗融通 分段递进“的人才培养模式,创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,实行校企“双元”育人。建立专业调研、岗位分析常态化机制,学习过程分为岗前准备、岗位模拟、岗位对接和岗位实操四个阶段,使学习与工作、专业能力与职业岗位、毕业与就业紧密结合。顺应“互联网+”发展趋势,各专业整合行业企业及相关院校优势资源,主持、参与建设国家级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,主持省级以上在线课程、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,院级各类课程20余门。课堂教学上不断推进基于信息化应用的教学模式改革,在生产车间、实验实训室安装远程实训直播系统,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向、任务驱动的工学一体教学模式,形成学生为中心的“泛在、移动、个性化”的学习模式。

校园文化
丰富的课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,加强和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,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,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、协作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。学生活动作为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,在引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。

家与生活
风筝之都,渤海湾畔,这里不仅有优美的校园环境,更有精彩的学习生活。宿舍环境干净整洁,班级氛围温馨和谐,图书馆书香浓郁,学生餐厅各种菜品一应俱全,在这里,你不仅可以收获知识,更能收获人生的梦想与一生的友谊。青春里的回忆是美好的,能遇见就是幸运,遇见你最幸运!

未来工匠
学院坚持以参加高水平技能比赛为契机,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建,课赛融通,不断提高专业竞争力和教学质量。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,获得团体一等奖3项、团体二等奖11项、团体三等奖15项。个人一等奖5项、个人二等奖16项、个人三等奖18项。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12项,团体二等奖10项。近几年参加“互联网+”、“挑战杯”、“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”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良好好成绩,名列同类院校前茅,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,国家级三等奖1项,国家级银奖3项,国家级铜奖2项,省级金奖6项,银奖6项,铜奖15项,省级特等奖一项,省级一等奖4项,省级二等奖6项,省级三等奖7项。

就业及升学
学院服务区域高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,坚持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,推进产教融合发展。牵头成立了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—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,目前已与万华化学集团、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、东明石化、山东新和成、山东国邦药业、上海石化、华测检测、齐翔腾达、京博石化、齐鲁制药、金诚石化、福瑞达医药集团华熙生物、莎蔓莉莎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学生毕业入职后,多家合作企业年薪达10万以上。目前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合作企业,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企业发展的优秀学子。学院支持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实现学历提升。学院获批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学习中心,可实现教育部认可的学历提升;支持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,2020年共有26名同学参加专升本考试,录取13人。 2021年共有40名同学参加专升本考试,录取35人,升本率87.5%。
优秀毕业生代表

李兵兵,山东省优秀毕业生,毕业后就读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胜利学院,本科毕业,获学士学位,就读广州大学,研究生毕业,获工学硕士学位。现就职于深圳市纵维立方有限公司。2018年被深圳市宝安区团区委授予“宝安智造青年”荣誉称号。2019年5月被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授予“五四青年奖章”。

冯志强,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,全国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,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提前录用。工作期间,发表学术论文3篇,2017年获得最佳进步奖。

李志强,山东省优秀毕业生,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全国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,现任山东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专员。曾荣获公司年度劳动模范、优秀科技工作人员。

李芳盛,毕业后就读青岛科技大学,本科毕业,获学士学位。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IE论文一篇,核心论文三篇,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大赛,获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荣誉称号,目前就职于北京搜狐畅游有限公司。
招生咨询电话:(0536)3080083 3083621 8527126
学校招生网址:http://zs.sdwfvc.cn
化工学院网址:http://hg.sdwfvc.com/

欢迎莘莘学子踊跃报考,来这里成就你的梦想!